七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主题
正文字体
字体大小

11 阿长与《山海经》_第1课时

免费读1246字2024-02-15

老师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文学常识,这些空大家会偏吗?鲁迅, 1881- 1936,原名周树人,字育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回杏、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焚滑盖集等。我们这篇散文就选自朝花夕拾。

老师

1926 年,鲁迅在蒙源杂志陆续发表了 10 篇回忆故乡人、故乡事的散文,劫级为朝花夕拾。鲁迅写朝花夕拾中的一组文章时,恰逢生活和情感颇为动荡的一段时期,而对故乡、童年、故人的回忆,可以让内心得以从纷扰中寻得一点娴静。在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笔调十分温暖的一篇。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阿长吗?他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一个保姆,他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忽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向他一笑,隐去了一个老和尚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到美女蛇了。那老和尚给读书人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到半夜,果然来了,却听得嚯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听完这个故事,小时候的鲁迅觉得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嫌,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和老和尚那样的非蜈蚣。可见阿长是一个很会吓唬小孩子的人,讲的故事也十分有趣。我们再来看看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地理著作,又是一部神话传说的汇编。全书共 18 篇。他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畜不周山、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老师

儿时的鲁迅不但对山海经的神话传说很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山海经的插图,我们看下面三幅图画,第一幅图是一个虎身人面,人面上还有 9 个小人头。第二幅图是个马身人面,而且这个马还是有翅膀的。第三幅图这个人没有头,他是以辱为也,以其为口的刑天充满了奇幻的色彩。保姆阿长和这本山海经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我们走入文中去看一看。在阅读课文之前,我们先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在文中圈画出下面的词语,和我一起读准字音,憎恶菩萨、福菊、黄吉、繁琐、土匪九疮疤、诘问巨蛋、哀悼、书摘疏懒、霹雳镇耸、模样粗拙、守寡孤双。同学们都记准确了吗?如果还有不会读的字音,请你查字典。

老师

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这篇课文中的一些解词,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在文中圈画出下面的词语理解含义。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惶急、恐惧、着急、桀问、斥责、反问、巨淡。害怕、畏惧、震耸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絮说,絮絮叨叨的说孤双寡妇。疏懒懒散

查看隐藏内容
《11 阿长与《山海经》_第1课时》.doc
将本文下载保存,方便收藏和打印
导出文档

猜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