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生物教师季小倩。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等。那么光合作用是否真的会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合成淀粉?怎样才能检验你对问题的解释是否正确?是的,科学的实验会带给我们答案,相信接下来的实验及结果会为我们提供有力的证据,也期待和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新的发现。
老师:我们首先进行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会合成淀粉。请同学们关注学习任务单上的实验一的步骤,暂停视频分析各步骤设计的目的。实验第一步,我们将植株放入暗示进行暗处理,两到三天的目的是什么呢?细致的同学们会注意到,实验的最后,我们要鉴定绿叶在光下是否合成了淀粉,所以必须要先消耗或转运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即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那实验的第二步为什么又需要进行部分遮光?这是因为本实验要验证的是绿叶是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淀粉,所以我们需要设置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即有光照和无光照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因此,在暗处理2-3天后,我们就从暗示中取出了蜘蛛,并且选取其中1-2片生长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黑纸片从上下表面遮盖住一部分的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老师:为什么要遮住叶片的上下表面,而不是单面遮光?其实从生活中我们就会注意到,光照可以来自四面八方及叶片的双面都能接受到环境中的光照。所以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我们需要同时遮住叶片的上下量表面。随后我们将做好处理的天竺葵盆栽移到阳光下进行照射,让叶片的见光部分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产物等待充分光照2-3小时后,再取下光照后的叶片。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在叶片上滴加碘液鉴定是否有淀粉的合成了?其实我们并没有直接在叶片上d加碘液鉴定是否有淀粉的产生。请同学们观看直接在叶片上d加碘液的结果,我们会发现因为叶片本身绿色的存在,再加之碘液较难进入完整的叶片结构中,所以我们很难看见明显的颜色改变。此时我们就要想办法破坏叶片结构,让碘液进入并去除绿色。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叶片为什么会呈现出绿色吗?在第三章学习植物细胞结构时,我们已知绿色植物的部分细胞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绿色结构,叶绿体,而叶绿体中又含有一种绿色色素及叶绿素,它使得叶片呈现出绿色。所以我们要将叶片的绿色去除,其实就是要想办法将叶绿素去除。
老师:这里老师使用了一个法宝,酒精,它不仅可以破坏叶片结构,还能溶解其中的叶绿素。现在将摘下的实验叶片进入到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在置于装有适量清水的大烧杯中,并用水域加热的方法加快叶绿素的溶解速度。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看酒精脱滤的实验过程,并记录下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变化。
老师:随着实验的进行,我们发现酒精溶液逐渐变绿,而叶片则慢慢褪去了绿色,最终变成了黄白色,证明叶片中的叶绿素逐渐溶解到了酒精中。随后用镊子取出与褪去绿色的叶片,
查看隐藏内容